當前位置:
廢氣治理
廢氣治理主要針對工業、化工、餐飲、汽車等領域產生的有害氣體(如顆粒物、VOCs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),通過多種技術手段減少排放或凈化處理。常見的廢氣治理方法和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類:
一、顆粒物治理技術
主要用于去除廢氣中的粉塵、煙塵、霧滴等固態或液態顆粒物。
- 機械除塵:利用重力、慣性力等分離顆粒物,如重力沉降室、旋風除塵器(適用于較大顆粒,成本低)。
- 過濾除塵:通過濾料攔截顆粒物,如袋式除塵器(效率高,適用于細顆粒)、顆粒層除塵器。
- 電除塵:利用靜電吸附顆粒物,如電除塵器(適用于高濃度、高溫廢氣,阻力小)。
- 濕式除塵:通過水或其他液體洗滌廢氣,如噴淋塔、文丘里除塵器(適用于黏性或高溫顆粒)。
二、氣態污染物治理技術
針對二氧化硫(SO?)、氮氧化物(NO?)、揮發性有機物(VOCs)、硫化氫(H?S)等氣態污染物。
1. 脫硫技術(去除SO?):
- 濕法脫硫:如石灰石-石膏法(利用石灰漿液吸收SO?,應用廣泛)、氨法脫硫。
- 干法脫硫:如活性炭吸附法、爐內噴鈣法(適用于低硫煤或小型鍋爐)。
2. 脫硝技術(去除NO?):
- 選擇性催化還原法(SCR):在催化劑作用下,用氨還原NO?為氮氣(效率高,常用于火電、化工)。
- 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(SNCR):無催化劑,直接噴氨或尿素還原NO?(成本低,效率較低)。
3. VOCs治理技術:
- 吸附法:用活性炭、分子篩等吸附劑吸附VOCs(適用于低濃度廢氣,需定期再生吸附劑)。
- 催化燃燒法:在催化劑作用下將VOCs氧化為CO?和水(適用于中高濃度,凈化效率高)。
- 熱力燃燒法:直接高溫燃燒分解VOCs(適用于高濃度、可燃性廢氣)。
- 冷凝法:通過降溫將VOCs冷凝為液體回收(適用于高濃度、高價值VOCs)。
- 生物處理法:利用微生物降解VOCs(適用于低濃度、易生物降解廢氣,成本低)。
4. 其他氣態污染物治理:
- 酸堿中和法:如噴淋塔用酸/堿液吸收酸性(如HCl)或堿性廢氣(如NH?)。
- 氧化法:如用臭氧、雙氧水氧化去除惡臭或有毒氣體(如H?S、VOCs)。
三、治理流程的共性步驟
1. 廢氣收集:通過集氣罩、管道等收集源頭廢氣,避免無組織排放。
2. 預處理:去除顆粒物(如過濾、除塵)、降溫、調濕等,保護后續治理設備。
3. 主體治理:采用上述針對性技術(如吸附、燃燒、脫硫脫硝等)凈化污染物。
4. 尾氣排放:凈化后的廢氣經煙囪達標排放,部分需在線監測污染物濃度。
具體采用哪種技術,需根據廢氣成分、濃度、排放量、行業特性及環保標準綜合確定。
廢水治理
廢水治理是通過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技術手段去除水中污染物,使其達到排放標準或回用要求的過程。根據廢水來源(如工業廢水、生活污水、農業廢水等)和污染物類型,常見的治理技術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類:
一、物理處理法
通過物理作用分離或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質、膠體顆粒等,不改變污染物的化學性質。
- 格柵與篩網:攔截廢水中的大塊漂浮物(如樹枝、塑料、纖維等),保護后續處理設備。
- 沉淀法:利用重力使水中懸浮顆粒自然沉降(如沉淀池),去除泥沙、懸浮物等。
- 過濾法:通過石英砂、活性炭、濾膜等介質過濾,去除細小懸浮顆粒、膠體或部分有機物(如砂濾池、膜過濾)。
- 離心分離法:利用離心力分離密度不同的污染物(如油水分層、污泥脫水)。
- 氣浮法:向水中通入氣泡,使細小顆粒或油類附著在氣泡上上浮分離(適用于含油廢水、乳化液等)。
二、化學處理法
通過化學反應去除水中溶解性污染物或膠體,改變污染物的化學性質使其轉化為無害物質或易分離形態。
- 混凝沉淀法:投加混凝劑(如明礬、聚合氯化鋁)使膠體顆粒凝聚成大顆粒,再通過沉淀去除。
- 中和法:向酸性廢水投加堿(如石灰、氫氧化鈉),向堿性廢水投加酸(如硫酸),調節pH至中性。
- 氧化還原法:通過氧化劑(如臭氧、雙氧水、氯氣)或還原劑(如亞硫酸鈉)氧化或還原污染物(如去除重金屬離子、氰化物、有機物)。
- 化學沉淀法:投加化學藥劑與水中污染物反應生成難溶沉淀(如用硫化物去除重金屬離子,用磷酸鹽去除氨氮)。
- 吸附法:利用活性炭、沸石、樹脂等吸附劑吸附水中有機物、重金屬等污染物。
三、生物處理法
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分解或轉化廢水中的有機物、氮磷等污染物,適用于含可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廢水。
- 好氧生物處理:在有氧環境中,利用好氧微生物(如細菌、真菌)將有機物分解為CO?和水(如活性污泥法、生物濾池、曝氣池)。
- 厭氧生物處理:在無氧環境中,利用厭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為甲烷、CO?等(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,如食品加工、養殖廢水,常用設備為厭氧反應器、沼氣池)。
- 缺氧生物處理:在低氧環境中,通過反硝化細菌將硝酸鹽轉化為氮氣,實現脫氮(常用于污水處理中的脫氮工藝)。
- 生物膜法:微生物附著在載體(如填料、濾料)表面形成生物膜,通過吸附和代謝去除污染物(如生物轉盤、生物接觸氧化池)。
四、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
針對經一級、二級處理后仍未達標的廢水,或需回用的場景,進一步去除污染物。
- 膜分離技術:通過超濾、納濾、反滲透等膜材料截留水中污染物,適用于去除微量有機物、重金屬、鹽分(常用于中水回用、純水制備)。
- 高級氧化技術:通過產生強氧化性自由基(如羥基自由基)分解難降解有機物(如芬頓氧化、光催化氧化、臭氧氧化)。
- 消毒處理:殺滅廢水中的病原微生物(如紫外線消毒、氯氣消毒、二氧化氯消毒),確保出水衛生安全。
- 脫氮除磷技術:通過生物硝化-反硝化(脫氮)、化學沉淀或生物吸收(除磷),降低水中氮、磷含量(防止水體富營養化)。